光電子信息產業是湖北的五大優勢產業之一,它的發展壯大與華創會這個平臺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。這次《我與華創會》系列報道,我們就來認識一位“追光者”,聽聽他與華創會的故事。
“我叫閆大鵬,是武漢銳科光纖激光股份有限公司的副董事長兼總工程師。我51歲回來創業的,今年67了?!蔽錆h銳科光纖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、總工程師閆大鵬介紹道:“這是一臺10萬瓦的工業應用的光纖激光器,是咱們國內首臺,也是全球第二家做出10萬瓦的激光器?!?/p>
“2007年以前美國一家公司占到中國85%的市場,中國光纖激光器這個產業是完全空白。我去美國的時候已經41歲,年齡也偏大,我就一頭扎進去,變成美國企業的一個‘高級打工仔’,就變成工程師。2006年華創會邀請我回國,通過華創會,我跟華工科技接觸。華工科技負責人夜里追到北京去,蕭何夜里追韓信,就在招待所拿信簽,一條條列,老閆你要什么?能答應的都答應我!人家這么慷慨,你說咱們還有什么可說。2007年9月份正式回國,一心一意就想來做光纖激光器,必須要實現自主可控?!遍Z大鵬說。
閆大鵬回憶說:“2013年總書記考察光谷的時候,那時候我給總書記匯報一萬瓦的光纖激光器,匯報完了以后,總書記問我,你跟國外有多少差距?我說10年的差距,現在認真分析,是。我們所有的原材料原器件,全是國外買的,買了以后我們集成。這是第一個階段。到2018年,我給總書記匯報10萬瓦的光纖激光器,我比較有底氣了,為什么呢?我們實現國產化了,比如說光纖自己拉,芯片自己也能做出來,器械也能做出來,但是這個階段關鍵的問題,我們是仿制國外的?!?/p>
“實現自主可控就是要引進人才。華創會每年都有新的一些政策出來,特別是現在國家的引才力度更大,我全世界去找高層次人才。有做芯片的,有做光纖的,有做器械的,有做控制系統的,整個這些專家就把光纖激光器整個產業鏈形成一個閉環??倳?022年考察以后,給我們帶來質的飛躍,我們是顛覆了,而且超越了國外的技術?!?/p>
武漢銳科光纖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、總工程師閆大鵬:“這一根光纖輸出12000的激光,最早期的時候,進口一臺1萬瓦的激光器要800萬,現在的價格降至之前的大約2%,我們的激光器出口到‘一帶一路’100多個國家跟地區,現在我們很自豪地說形成了中國特色的光纖激光器體系?!?/p>
“公司一進大門你能看到‘國家利益高于一切’。華創會把我們引進來,你必須為國家做出更大的貢獻。讓激光制造發揮更大的作用,比如說用到咱們火箭上,用到咱們C919上,用到咱們造船行業等等各方面,把激光器用到極致?!?/p>
武漢銳科光纖激光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、總工程師閆大鵬:“現在公司年輕人特別多,這就是代表咱們中國青年一代的科研希望, 我們也老了,今后這個科技創新研發的希望,這幫年輕人頂上來,接上班?!?/p>
轉載請注明出處。